2025年1月,我被确诊为晚期圆锥角膜,左眼视力仅剩0.02,角膜中央变薄凸起如同“火山口”。经多方对比,我选择北京民众眼科医院完成角膜移植手术。本文从挂号问诊到术后复明,全程记录这段重获光明的旅程。
一、角膜移植亲身经历:我在北京民众眼科手术全流程记录
(一)术前检查:从确诊到制定方案
1. 初诊与病情评估
在其他医院确诊圆锥角膜后,经病友推荐转诊至北京民众眼科医院。首诊由角膜病杨付合主 任接诊,通过角膜地形图、眼前节OCT、内皮细胞计数等检查,确认左眼角膜薄点仅280μm(正常值≥500μm),需立即手术。杨主 任团队给出两种方案:
穿透性角膜移植:彻 底替换病变角膜,术后视力修复快但排斥风险较高;
深板层角膜移植:保留患者内皮层,排斥率低但手术难度大。
经综合评估选择后者,既降低排斥风险又避免二次手术。
2. 角膜供体等待与术前准备
登记角膜库后,1周内匹配到合适供体(费用1.2万元)。术前3天需完成:
全身检查:血常规、心电图、感染四项(费用680元);
眼部预处理:氟米龙滴眼液抗 炎,每小时1次;
心理疏导:护士讲解手术室环境及麻醉流程,缓解焦虑。
(二)手术过程:3小时精密操作
1. 手术当日流程
7:30 术前准备:散瞳、洗眼,口服镇静剂;
9:00 进入层流手术室(百级洁净度),心电监护仪连接,局部麻醉;
9:30-12:30 手术实施:
环形切开病变角膜,保留6μm内皮层;
精细剖切供体角膜至630μm厚度;
10-0尼龙线间断缝合16针,确保植片贴合。 术中出血量<5ml,无疼痛感,仅感知器械触碰。
2. 技术亮点解析
飞秒激光辅助:切口精度达0.01mm,减少手工误差;
内皮保护技术:灌注液中添加硫酸软骨素,降低术中内皮损伤;
实时OCT监测:确保植片厚度均匀性。
(三)术后修复:
1. 关键修复阶段
术后24小时:纱布拆除,视力提升至0.1,眼压16mmHg(正常);
1周复查:植片透明,缝线无松动,开始使用他克莫司滴眼液抗排斥;
1个月稳定期:视力达0.4,夜间眩光明显改善;
3个月拆线:视力稳定至0.6,角膜地形图显示曲率从58D降至44D。
2. 并发症管理
层间积液:术后第3天发现局部积液,杨主 任用30G针头穿刺引流;
干眼症:人工泪液+自 体血清滴眼液治疗,3周后缓解;
排斥反应预警:每周监测内皮细胞密度(从2400 cells/mm²降至2100 cells/mm²),未触发干预阈值。
二、角膜移植费用清单与报销
1. 总费用明细
角膜供体费:12,000元(角膜库公益项目减免50%);
深板层移植手术费:25,000元(含飞秒激光使用费);
术前检查:2,300元(地形图、OCT、验血等);
术后用药(3个月):4,500元(他克莫司+人工泪液);
复查费用(6次):1,800元(含2次OCT检查);
总费用:48,000元。
2. 医疗保险报销明细
手术费报销60%:15,000元(北京医疗保险目录内);
药品报销40%:1,800元(他克莫司纳入特药报销);
自费部分:23,200元(使用个人账户支付)。
在北京民众眼科医院的角膜移植经历,让我深刻体会到精细医疗与人性化服务的结合。杨付合主 任团队以深厚的技术功底(35年角膜手术经验)和严谨的术后管理,帮助我实现视力从0.02到0.6的跨越。对于角膜病患者,建议优先选择具备层流手术室(百级洁净标准)和角膜库合作资源的机构,并利用医疗保险政策降低经济负担。重见光明不仅需要勇气,更需对专 业团队的信任与配合。